修道之意義與目的
一、 前言:
談到「學道」,「修道」,很多人都存有一份神秘感,認為此事不同凡響,是擺脫生活常態的一種消極行為。其實,學到修道,只不過世要讓我們了解生命的意義,人生價值何在?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及生活態度而已。更簡單的說,它就是由「自我了解」開始,經不斷的自我成長,不斷的自我突破的歷程。
二、 道是什麼
道德經上說:「道可到非常道」。道是什麼?以文字言語來描述,的確非常不容易,因此也造成了眾說紛云的現象。不過,考諸經典,從下列三方面來理解,雖不中亦不遠矣!道是什麼呢?
1.道在物曰理:及萬世萬物所依循的原理原則。或是說道是萬世萬物的本質。
2.道在有情方面:則是指靈性(生命),或曰佛性。
3.道就字義來說:道就是路,一條光明的回天之路,道就是方法;恢復本來面目的方法。
三、道與人之關係
然而,就道之內涵而言,它對現實人生又有何意義呢?
(1).就理而言:一理而行可提高投資報酬率,小者,利生厚用,事半功倍(現在科技等;大者,可使此生不至於虛度,進而從短暫人生創造永恆慧命)。所以所謂學道,就是去學習,去了解切關生命之學也。
(2).就靈性而言:佛經上說:「眾生皆具佛性」。佛性具足「常、樂、我、淨」四德。
1.常:人生雖有長短,而我們的佛性則永恆不滅。如果靈性真的不滅的話,那麼,我們為何而生?死將何往?能由自己選擇嗎?這些問題就變得非常切實緊要了。
2.樂:是指佛性的本質是快樂喜悅的,每位眾生的心中都有一口快樂的泉源,若能找到適當的方法,則喜悅就能不斷的湧現而不須要外在的條件。可惜眾生無知外求,不過突遭煩惱罷了。
3.我:是指每一位眾生都是絕對的自主自在的,然而因眾生無明造罪。最後只有落得流浪生死,常沉苦海。
4.淨:吾人佛性中本具此清淨本質,可下與眾生通,上與諸佛同,只因執著妄想憂苦身心,欲得片刻清淨亦不可得。所以所謂修道就是去其本無(諸苦),復其本有(常樂我淨)的功夫。而其目的則是要讓自己能真正自主自在,永得喜悅罷了。也因此,在道場的修持方針則是由責任與義務中來圓滿自己的人格,透過三寶心法的實踐來開發自己的潛能(常樂我淨)。
(3).道就方法而言,則修身法門不勝眉舉,所謂「法無高下,癒病者良」,只要是適合自己的法門,就是最佳法門。今日我們所得的心法是我但師尊奉天承運,考察古今中外各種心法,而焠煉出適合今日眾生根器、生活環境的三寶心法。利根者,當下得解說,餘者依法修持,亦可漸入佳境,「登堂入室」也不過是遲早的問題而已。所以所謂的「求道」,也就是指此正式拜師,得此修行法要也。可說是修行之入門吧!
四.結語
你希望讓家庭幸福嗎?你希望常懷喜悅嗎?你希望這輩子過得很有價值嗎?你希望生生世世永得自在嗎?只要你願意學道,妳將發現,它就在你身邊。所以活佛師尊說:「世間道路千萬條,唯有修行不誤人。」願與君共勉!